盛夏七月,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从150团生气勃勃的花生田,到石总场挺立如林的芝麻地,再到和墨洛工业园绿意盎然的油莎豆基地,特征农作物在田间舒展成长,不只勾勒出丰盈在望的喜人图景,更成为村庄复兴中工业兴隆的生动注脚。栽培户们用汗水灌溉期望,在土地里
七月烈日下,在八师150团11连栽培户朱永江的花生地里,连片的花生田生气勃勃,碧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和风拂过,田间泛起层层绿浪。近来,记者走进田间,看望花生的成长状况。
栽培户朱永江蹲在田埂边拨开一株花生的根部泥土,果针上已结出拇指巨细的花生,丰满圆润。“你看这花生植株,茎秆粗大强健、分枝多,每株都结了不少果针,鳞次栉比地扎进土里,并且现已结了不少花生了。”看着这些花生,他脸上洋溢着笑脸正和连队“两委”评论着花生的长势状况。
朱永江栽培花生已有10年时刻,本年他承包了100亩地,其间冀油4号种类63亩,豫花93号种类37亩,估计9月中旬就能采收。
“连队从选种、播种到田间办理都下足了功夫。”11连“两委”陈娟介绍,连队186.94亩花生地能有好长势,离不开农业技能人员的定时训练和实时辅导。而这背面,是150团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光照足够且沙壤土地透气性好,为花生成长供给了“天然温床”。
现在,这些藏在泥土里的“金豆豆”,已成为员工眼中的“致富暗码”。全团 4700余亩花成长势喜人,丰盈的期望正从田间向秋日延伸。(特约记者 陈芮)
7月28日,石总场双泉集3连的田间里,员工王建伟试种的12亩芝麻挺立如林——株高已达1.6米,累累豆荚缀满枝头,30台果枝上每台挂着3到4个豆荚,间隔采收还有一个月,长势已超出预期。
“这是从南疆引入的种类,按现在的状况,产值必定比比照地块高。”王建伟笑着说。为打破“一花独放”格式,拓展员工增收路,石总场活跃引导员工探究新作物栽培。本年,在连队栽培专业合作社对接下,王建伟与新疆云匠公司签定订单:企业来供给种子、全程技能护航,还以每公斤12-13元保底收回。从5月选用“66厘米+10厘米”精量点播,到科学水肥办理,12亩芝麻不只长得壮,更算出了“增收账”:保存亩产250公斤,扣除本钱后赢利约2000元,远超棉花收益。估计9月底,芝麻即可采收。
石总场这片试验田的成功,不只让员工钱袋子“节节高”,更以厚实脚步实行着粮油安全职责。旧日“一花独放”的郊野,正稳步迈向多元开展、安全安定的“百家争鸣”新图景。(特约记者 袁帅)
7月26日,走进和墨洛工业园1.1万亩油莎豆栽培基地,油莎草规整摆放,绿意盎然,均匀高度已达50厘米。和风吹过,叶片冲突“沙沙”作响,似乎在预告丰盈的音讯。“本年的油莎豆苗情特别好,有些地块的油莎草成长高度已超过了70厘米。”和墨洛工业园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谭路望着茁壮成长的油莎豆,满脸欣喜地说。
作为本年田间办理的要点,上肥环节正有序推动。“每亩用5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2公斤钾肥…… 都是专家辅导下的配方。”新疆金盛源草业公司副经理孙小晶说。本年是工业园栽培油莎豆的第二年,经过“科研院所+科研院校+企业”形式,不只探索出科学栽培办法,还统筹了丰登与生态维护。
田间上肥的23名工人,来自周边村镇,他们趁着清晨气温适合抓住作业。而油莎豆自身耐旱、耐盐碱的特性,加上科学办理,让植株长得强健——采样显现,单株油莎草下已有8-10个果实,亩产有望打破250公斤。
油莎草规整摆放,绿意盎然,似乎一片绿色的海洋(左);油莎豆长势杰出(右)。
眼下,企业已开端检修收割机、脱粒机,为9月初的采收做准备。到时,油莎草可青贮作畜牧饲料,油莎豆经暴晒脱粒后将成为增收“硬通货”。1.1万亩油莎豆,正用繁荣长势书写着“助农增收”的答卷。(通讯员 长孙磊磊)
上一篇: 特变电工:2024 年度公司的新增采矿权出让收益是因为前期添加产能而新签署的采矿权出让合同所导致的与煤炭新核增产能没有关系